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继续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鼓励砚园学子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2021年暑期,太阳娱乐集团7777网站新闻中心选拔56名学生骨干,在指导老师周瑛、黄星源、李巍、吕钊、王世花的带领下组成三支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团队,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分赴肇庆、云浮两市多地,深入探访西江流域革命遗址,深度挖掘红色资源背后的故事。
结合新闻中心学子业务能力与专业特色,实践团队秉承革命先辈遗志,在革命遗址现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微党课”录制工作,以系列视频、调研报告、微信公众号推文等新媒体产品相结合,追忆百年,传递星火,增强信念,力求让革命故事传下去,让党的历史活起来。
端州-鼎湖-高要分队
浩浩西江河,悠悠端州城。端州-鼎湖-高要分队选择前往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阅江楼)、沙浦农民协会旧址、高要鳌头村“青年学习社”和交通站旧址三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微党课”录制以及相关采访调研工作。
阅江楼将饱经风雨的历史娓娓道来。阅江楼始建于明代,1925年见证了叶挺独立团的成立。而后叶挺率军北上,在北伐战争中屡建奇功,并参加了南昌起义,为红军的发展壮大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1959年,阅江楼成为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适逢建党百年,阅江楼经修缮后于七一前重新对外开放,《铁军雄风》展览陈列收集了叶挺独立团的文物、图片,正对公众无声地讲述着这支“铁军”的闪耀过去。
在鼎湖区沙浦镇沙二村,沙浦革命烈士纪念碑巍然屹立。90多年前,沙浦农民协会在村中的陈氏长房祠宣告成立,沙浦农民运动的重大决策和农军的各项战斗部署就从此处发出,以农会为核心力量的农民运动一度达到了高潮。
后虽经反动派分子绞杀,但英雄先烈舍生取义的革命精神未曾被遗忘。高要县人民政府于1959年建立了沙浦革命烈士纪念碑,提醒着人们不忘历史,更好地走向未来。
在高要区鳌头村,有一处建于1869年的,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崇德楼,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办的“青年学习社”便坐落在这里。由于国民党的扫荡,其他交通点活动困难,崇德楼便成为这一带的交通总站,传播革命道理,培养革命力量。
如今,这座崇德楼像一个坚守阵地的战士,时刻叮嘱着我们青年一代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精神。
云浮-四会分队
知其史方能激其志,激其志方能尽其责。为了汲取革命英雄事迹的精神力量,赓续一代人的使命与担当,云浮-四会分队前往邓发故居、中共云浮县委旧址与陈剑夫故居、江头乡农会旧址与陈伯忠故居三地,挖掘红色故事,体味革命力量。
穿过车水马龙的城市,实践团队来到邓发故居前,追寻邓发烈士的爱国情怀。邓发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一个普通工人到声誉卓著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用一生践行着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如今,邓发故居已成为云浮市一张闪亮的红色名片。
沿着蜿蜒曲折的乡间小路,实践团队又来到云浮市腰古镇城头村,寻访中共云浮县委旧址与陈剑夫故居。1928年5月,云浮县中共党委组织在城头村正式运作,不少青年志士在县委书记陈剑夫的发动下加入革命队伍,在危难面前扛起刀枪,团结一致与敌人作斗争。
陈剑夫一心为党,领导和指挥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处处为农民群众谋利益,对当地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威胁很大,因而引起了反动派的密切注意。1928年他被捕后英勇就义,把革命精神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
在江头乡革命旧址和陈伯忠故居,实践团队感悟到百年波澜壮阔征程中不变的初心。1924年9月12日,在陈伯忠的领导下,江头乡农会在朝谷陈公祠成立,从此广宁农民参与革命运动的热情高涨,于罗汶、激战潭布等战役中接连取得胜利,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陈伯忠坚定勇敢地开展革命斗争,不断挫败敌人的阴谋,充分显示了他的卓越军事指挥才能和高超的政治斗争艺术,不愧为广宁农民运动和农军的杰出领导人。他短暂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必将铭刻在人们心中。
云浮-广宁分队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革命精神生生不息。云浮-广宁分队先后前往粤中纵队第四支队活动旧址、广宁县江美村和粤桂湘边纵队纪念馆三地,探寻粤中地区的革命斗争故事以及西江农民运动革命史。
一川风月,驱散一路燥热。实践团队来到革命老区堡垒村——双上村,重温粤中纵队第四支队曾经的烽火芳华。解放初期,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中的一支队伍,粤中纵队以游击战为作战特色驰骋在粤中大地上,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
从1947年6月挺进三罗到1949年11月解放三罗地区全境,第四支队逐渐发展壮大,最终成为拥有4000多兵力的解放军支队,其不畏艰苦、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是战胜敌人的重要思想武器,也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的内在动力。
广宁县的“红色村”——江美村曾闪耀着西江农民运动的光荣事迹。广宁是西江农民运动的策源地,有西江苏维埃之称,减租运动与武装斗争相结合是西江农民运动的最显著特点。在周其鉴等人的领导下,广宁农民减租运动取得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西江各县农民,为全省、全国农民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亲身感受江美村的红色文化魅力之后,实践团队对革命先辈的感恩敬佩之情愈加浓烈。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纪念馆是广宁县革命老区的一张红色名片。通过历史照片、文物、雕塑、场景、书法作品和多媒体演示等形式,纪念馆形象生动地向实践团队展现了粤桂湘边纵队光辉的革命斗争历程。
作为解放战争时期华南战场七支游击纵队之一,粤桂湘边纵队建立了以广宁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开辟了粤桂湘边游击区,并带动边区人民群众进行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探访老党员 品读入党初心
最后,实践队员拜访了温国材、梁广坚两位老党员,深入品读他们的入党初心,为传承红色基因积累奋进力量。
温老有着72年党龄,曾任闽粤赣边纵梅西游击队政工队员,离休前是学校物理系主任、党总支书记。被问及入党初心时,温老说他怀着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要整治当时国内腐败贪污作风。从学校退休后,他自学古诗文、格律诗词,曾作《历程诗草》《夕阳篇》《哈军工史诗》等诗集。日前,他刚刚获颁党中央“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为年轻一代树立了榜样。
梁老出生于1949年,兼顾学科教育与生物技术的他,为了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将个人的才智汇聚到党组织中,为国家贡献力量。如今的他还经常亲自下乡村、下农田,让党旗始终飘扬在田间地头。对于青年,他始终给予关心和鼓励,并希望大家能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把家乡建设得更美丽。
老一辈共产党员用青春和热血努力拼搏奋斗,才换来了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作为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更应该为祖国发展、民族兴旺而不断进取、努力奋斗。
领略了这么多革命精神和英雄事迹,实践团队成员们又有什么收获呢?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下他们的心声……
实践团队美编 张芷铭
经过寻访革命旧址,我认识到当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正是革命先辈不屈不挠的斗争换来了我们今日的美好生活。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时刻把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牢记于心,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实践团队主播 陈雯
通过对红色遗址的参观学习,我了解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中国解放事业付出的心血,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既然生逢盛世,就当不负盛世,让我们在缅怀中传承,在开拓中弘扬,让红色基因永不变色、永驻心间。
实践团队文编 苏潇琳
在文献文物里追寻先辈足迹,在口述历史中挖掘红色故事。通过这次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我了解到粤中地区人民与军队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光荣事迹,切实地感受到西江农民运动中众多革命先烈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将激励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进
实践团队摄制 王昌辉
通过一系列的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我真切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一步步救中国于水火之中,也真切体会到什么叫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值此建党百年,我们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学习,努力提升自己,为党、为国家做贡献,真正做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实践团队摄制 李美凤
用心感悟革命情怀,用镜头传承红色记忆。五天三地的“党史学习教育微党课”的录制工作,摄像机记录下的每一帧每一秒都具有特殊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我辈必将不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日的使命担当,时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实践团队文编 曾文慧
在参观革命遗址以及与当地居民的交流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的延续与发展。寻访虽然告一段落,但我们继承和发扬革命烈士们的革命情怀永不停息,就让我们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实践团队摄制 李雨薇
在走访城头村的过程中,我们回顾了陈剑夫烈士与城头村百姓光辉的革命事迹,陈剑夫烈士不畏牺牲,鞠躬尽瘁为革命的精神让我更加坚定了学习并传承红色基因与红色文化的决心。作为青年学生,我们更应该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传承秋千万代。
为期五天的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迎来了尾声。在走访革命遗址的过程中,实践团队成员们深切地认识到先辈们为革命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深刻感悟到党之所以能够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其力量来自于革命先烈们深植内心的精神信仰。
数万字的调研笔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近千张照片与十多个小时的视频素材完整记录着革命旧址的红色记忆,太阳娱乐集团7777网站新闻中心的青年学子将从革命先烈的事迹中汲取力量,永远保持初心,永远砥砺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