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院盘点2023年学院工作十大亮点
分享到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全力推动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的关键之年。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机遇,努力拼搏,矢志不渝推进高质量发展。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学院党委牢牢把握主题教育总要求,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一体推进。对照清单办理民生实事28件,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省委第二十一巡回指导组深入我院调研指导主题教育工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党组主题教育简报刊发我院主题教育工作成效及特色亮点。


抓好审核评估工作

持续厚实本科人才培养根基



  积极推动审核评估工作,召开5次工作会议,统筹推进自评自建。形成4条鲜明工作路径:解构评估指标,分解评估任务,压实评估责任;阐释指标内涵,形成工作路径,明确工作标准;加强工作指导,清晰迎评思路,编撰工作案例;加强档案管理,对标基础材料,核查20项清单。2次分享审核评估工作做法,获得一致认同。


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不断提升本科教育教学水平



  推进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探索线上教学和混合式教学模式。8项质量工程项目顺利结项,新获1项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项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课程结项,获批2项省教改课题和3项校教改课题。常态化开展教学竞赛工作。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新获批省课程思政教改项目1项,学校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新建成3个实验室

地理科学专业建设扎实有序



  抢抓设备更新改造贷款项目机遇,建设完成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实验、自然地理综合实验室和地理信息技术实验室项目,建设费用近300万元,为培养地理师范生提供了基本条件,厚实了新专业建设的基础。


持续实施五项工程

特色学科建设不断提质增速



  继续实施教师归位、项目储备、经费牵引、新进教师培养和育苗等五大工程,师生科研能力持续提升,新涌现出刘晓聪、吴劲雄、蔡群、童晓宁、张智萍、何平、陈海明等一批教科研骨干。按照学科分类,编制高层次教科研项目实施方案,安排好经费和计划,遴选和储备高层次教科研项目,特色学科建设提质增速。


凝练特色研究方向

学科团队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以旅游学科为牵引,旅游、地理和历史三大学科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学科研究特色更加聚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稳步推进,三大学科共建共享发展格局逐渐定型。新获批教育部青年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子课题1项,省社科2项,省教育厅3项,市社科5项。西江乡村地理与乡村振兴获批省创新团队。重要期刊论文近10篇。


学术平台运转通畅

学术交流科学研究氛围浓郁



  承接中国明史学会利玛窦分会建设工作,成功召开利玛窦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学术研讨会和重大社科项目论证会。联合承办第六届西江旅游论坛。《文旅讲坛》形成理论前沿、产业前沿、教学前沿、课题申报系列,全年开讲30场。《文旅沙龙》形成领导有约、教授博士有约、行业导师有约、校友有约四个系列,全年开讲8场。


谋划新型智库建设

彰显学科优势提升服务能力



  面向地方经济社会需求,立足学科专业优势,谋划好新型智库建设。新获批西江流域中外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省级社科研究基地和肇庆广府文化研究中心2个学科平台。继续共建肇庆市旅游发展研究中心。承担学校2项 “双百行动”项目。顺利承办7项省强师工程培训项目。


校地合作同频共振

政产学研融合取得积极进展



  探索通过产教融合的形式综合高校与企业、行业的资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更好的条件与保障。持续推进产业学院建设,旅游和酒店依托产业学院建设特色班,完成了校企联培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建设;整合历史和地理办学资源,组建历史学地理科学卓越教师班。新建5家教科研实践基地,产教融合谋求新动能。


始终坚持以本为本

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2023年,8个学生发展平台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学院获评学风建设先进单位,22名毕业生成功考取硕士研究生。年度培育和储备20个四创项目团队,实现20%学生主持、50%学生参与、100%覆盖目标;学生项目立项21项。获省“挑战杯”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各类文体竞赛奖90余项。组建12支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农文旅融合助推领航乡创乡村振兴”实践团队获评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首批100个优秀示范团队;分团委获评“太阳娱乐集团7777网站优秀青年志愿服务单位”称号。


粤ICP备05008891号 © 太阳娱乐集团7777网站 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肇庆大道55号 邮编:5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