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热议“两会”精神 感言聚焦国家发展
分享到

  编者按: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近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我校师生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形式收看收听“两会”盛况,学习“两会”精神,掀起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的热潮。师生们围绕“两会”热点,结合本职工作与学习畅谈切身感受,表示将立足时代、立足本职,发挥高校人才优势,更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肇庆经济社会与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 盛革教授:这次全国“两会”,是在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特殊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我们进一步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我市正在抢抓“双区驱动”“双城联动”重大机遇,坚持产业强市不动摇,加快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为战略定位,构建“一带一廊一区”高质量发展区域格局,构建对接大湾区核心城市的区域综合发展平台、现代产业体系平台、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城市发展重大项目以及公共服务重大项目,形成多层次发展平台结构和多类型的重大项目体系,引领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旅游+康养+文化+商务+运动”绿色崛起。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曹和修副教授:5月21日和22日,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关键时刻,全国“两会”胜利召开。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高度关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着力“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两会”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在人格修养上做到“六要”,教学实践上实现“八个相统一”,站好三尺讲台,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努力为民族复兴伟业打下坚实人才根基。


  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 崔彩周教授:本届全国“两会”期间,会议代表对民生话题关注度高。《政府工作报告》为民生发展做出了包括“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及“指稳金融、稳就业、稳外贸、稳外资、稳预期、稳投资”工作的系列战略部署。

  “六保”“六稳”的基础是保就业、稳就业。稳就业,就要保障居民就业。保就业作为政府工作的“六保”之一,是“六保”的基础。保就业,促进居民稳定就业,也就可以一定程度上推进做好其他“五保”,促进其他“五稳”工作。而做好“六保”“六稳”,就可以稳住经济基本盘,就能为渡过目前难关赢得时间、创造条件,实现稳中求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为此,政府工作应围绕保就业、稳就业基本核心,实施更加精准的调控,充分发挥财政、货币、社保、就业等政策合力,确保实现“六保”“六稳”,尤其应促进与国际各方合作共赢中稳定产业供应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能。


  政法学院 许英副教授: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顺利闭幕。尽管受疫情影响,全国两会在召开时间和流程等方面均进行了相应调整,仍圆满完成全部议程。备受瞩目的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大事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曾4次启动制定民法典而无果,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再次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采取总则和分则分别编纂的“两步走”战略,经过近六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编纂民法典”这一重大法治建设活动。作为我国第一部法典式立法,民法典不仅凝结了几代法律人半个多世纪的梦想,更是展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伟大进步。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也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了强大法治保障。然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我们期待着民法典的实施为中国民事权利保障和法治建设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高级工程师谢春生: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刚结束,其中,不少人民代表提出了与环保相关的议题,污染防治攻坚战、湿地生态修复、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内容在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实现了全覆盖,其中,扎实推进垃圾分类、“无废城市”创建、推进生态资源转化等,成为今年两会的生态环境保护热词。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令人欣慰的是,各地政府正在坚定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只争朝夕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把短板补实、把基础打牢,更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决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各项措施不断完善。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师,我和同事更应该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地方经济建设添砖加瓦。目前,肇庆市政府也正与我校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合作共推肇庆市垃圾分类这项环保举措,结合肇庆地方特色,制定肇庆市垃圾分类指引及目录,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同时,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观念,强化学生自身专业素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勇于创新,为肇庆生态文明发展输送人才。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黎达文副教授:如今,乡村旅游正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与会代表委员就把乡村振兴与旅游发展建言献策。肇庆市政府印发了《肇庆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9-2025)》,肇庆将按照“三步走”推动地区全域旅游示范单位的创建,实现肇庆旅游跨越式发展目标,并把乡村旅游培育工程纳入其中。

  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是要保住乡村的原态,留住乡村的原味。如何让乡村更美?建议联合建设、规划、文广旅体、自然资源、农办和院校等部门组建专家智库,全面排查村落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乡村发展的规划、项目、内容、数量、范围、方式等都需要经过严格的专业论证,对其空间、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变化进行长期监管。让游客在乡村找到“乡愁”“乡情”“乡音”“乡文”“乡俗”和“乡景”,充分体现乡村旅游的灵魂所在,最大限度吸引八方“乡客”。


  “砚园·青马”学员、政法学院学子刘虹: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通过学习“两会”精神,深为自己所处的时代感到自豪。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我们每个青年知识分子施展抱负、展现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无论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科研,还是基层服务、享受政策,国家对青年的关注让我们更加有信心去挑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提升自我修养与能力,立足国情与自身现实,规划自身发展。


  “砚园·青马”学员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学子吴锐江:身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我认真观看“两会”的报道。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也是跟大学生密切相关的是高职院校扩招,这项政策旨在促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身为学子,对国家的这项政策非常认同,高职扩招让更多的学子有书读、精准对接就业,

  让职业教育发挥更好的作用。“两会”处处凸显党和国家对民生的关注,我相信这将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全体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步履将更加坚实。


粤ICP备05008891号 © 太阳娱乐集团7777网站 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肇庆大道55号 邮编:526061